科學城周一晚 太極美學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 學員學習歷程分享
指導老師:林建宏
週一晚高階下 呂幸娥 學員分享
歲月不饒人,年歲漸長深感體力日漸衰退,心想應該要學一樣可以幫助身體健康,並且不是激烈耗氧的運動,最好是不限時間與空間都能進行的溫和運動。恰巧有朋友推薦我學「鄭子太極拳」。太極拳三個字幾乎人人都耳熟能詳,但自己卻從未見過他人打太極拳,對太極拳的瞭解可謂是「零」,若有也只是來自武俠小說的片段,不求成為武林高手,只盼能讓身體健康,就決定學習太極拳吧!當下先從離家近的科學城社大尋找太極拳課程,將社大網站上跟太極拳有關的課綱與師資詳細研究一遍,其中一個課程介紹附有一段音檔,是正聲廣播電台專訪林建宏老師,談論有關「鄭子太極拳」的訪問,建宏老師在訪談中提到學習太極拳最重要是要找到「明師」來教導,而所謂「明師」是指真正明白太極拳傳承內涵的老師,其將帶領學生走向太極拳真正的道路。當下聽到這一段話,深深的觸動我,因此就到科學城社大報名了107年秋季班星期一晚上的太極美學~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初階(上)課程,開始了我的習拳之路。
剛開始學習太極拳完完全全沒有概念,每次上完課後就將所學全部忘光光,加上手腳極度不協調,記得手的動作就忘了腳,那時候回家想練習都不知從何練起,幸好老師教學豐富很了解學生的狀況,總安慰初學的學生忘了也沒關係!現在想想老師真是用心良苦,老師寧可學生忘光光,也不要學生擔憂學不會而過度認真上網找一些影片自看自學然後被誤導了。幸好我真的當作沒關係,然後每星期一晚上都開開心心去上課。上完一學期課除了把招式名稱記得很熟外,上半套的拳可謂是打的”離離落落”,而就在108年春季班新學期開始時得知老師於星期五晚上開了新班,決定報名再從頭學一次,每星期上課兩次對我的幫助很大,除了身體的協調度有了進步外,還有上課時紮實的站樁基本功練習,而每次在站樁時老師總會講一些跟鄭子太極拳有關的拳經拳論,或相關典故哲理,這些話語無形之中由點到線漸漸形成了面,讓我對鄭子太極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個理解也讓我領悟了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我將這個學習方法開始運用在老師於秋季班星期三下午新開的初階班課程中,這也成為我習拳進步的轉捩點。
雖說108年春季班結束後已完整學完一遍三十七式,但只能很粗淺的打完三十七式,招式與招式之間的轉折常常都是模模糊糊隨便的帶過去,因此,三下初階開始的課程便設下目標要把招式與招式之間的轉折過程學好,我將領悟到的學習方式運用在此,此學習方式我把它稱之為「停看聽」及「識海演練」。什麼是「停看聽」呢?當老師上課在講解時,我停下所有的事情與動作,包括腦中的思緒,專注的看老師的示範,專注的聽老師講解,眼睛不錯過老師的任何一個動作,耳朵不錯過老師的任何一句話,唯有專注再專注才能將所有影像短期的印在腦海。而什麼是「識海演練」呢?就是下課後當天一定要找時間靜下心來,將記憶在腦中的影像,老師教過的分解步驟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腦中演練幾次,便能將短期儲存的影像加深記憶,之後練習時大腦便能很快釋放訊息給身體,轉為身體記憶。有時候在演練時會有模糊不清、不確定或者忘記的地方,便會在一晚進階同進度的課程時向老師提問,慢慢一點一滴的累積便對拳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每次上課時的專注對我而言很重要,不管是老師的示範或老師在調整同學的動作,專注在上面,每次上課只要能從中學到、看到或者聽到一點點對我有幫助的訊息,那麼這堂課就收穫滿滿了。
目前習拳已進入高階,對每個招式的學習老師也要求的更加細膩,記得老師曾說過「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打到最後就是一式,我想如果把這一式當成一個圓,那麼三十七式便是布在這個圓上的點,每一階段的學習便是將每個點連結起來形成一個圓。第一次連結這個圓一定是個歪七扭八充滿稜角的圓,而高階之後的每一次學習便是要將這些棱稜角角打磨的圓滑,唯有將每個招式細細琢磨下苦功夫,才能將三十七式無斷點的完美呈現為一式,我想未來習拳之路只能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概括之。
習拳的過程從進階到高階,原以為一切會順利學習下去,沒想到卻碰到了擾亂全世界生活秩序的疫情,中間停課兩次無法上課,深刻而充分體會老師上課時所講的習拳最怕「無師之苦」,學習鄭子太極拳對我而言就像在挖寶藏一樣,老師是最佳教練,教導我挖寶技術,一次又一次的學習讓技術一次又一次的精進,而老師更是一盞明燈指引照亮我尋寶之路,讓我不走彎路,不迷失方向,朝著真正的寶藏前進,深感三生有幸第一次習拳便能遇到老師,深深感謝老師的教導。最後誠如老師在正聲廣播專訪中說的「努力才是讓天賦達到顛峰的手段」,唯有努力不怕喫苦才能獲取寶藏,路只要是對的,就不怕遠!
----------------------
週一晚高階下 林詩芸學員分享
時間過的真快,學習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轉眼間已經有了三年多的時間,但又覺得時間過的很慢,學習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像是一段漫長旅程,而這段旅程才走了小一段路而已。
回想2018年,會報名科學城社大的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課程,單純只是想強迫自己能多運動和走出去認識多一點人,甚至是以直覺方式選擇教學的老師,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真是我人生中其中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剛開始學拳時,因為什麼都不理解,就算老師講解的非常詳細,但因為無法領會,所以只能依樣畫葫蘆的跟著老師學習基本動作,力求把三十七式的基本架構都逐一記熟,過程中一度非常煩悶,腳很酸、手很酸、全身都很難放鬆下來,但老師都會在每堂課增加一些小體驗,先讓我們稍微感受一下這些招式以後可以怎麼運用..等,也會很清楚明白讓我們知道未來學習的架構目標,讓我們能從每次的課程中感受到老師的用心。
經歷每階段的學習,從外型基礎架構到現在慢慢學習如何用意念帶著氣再透過尾閭來串連全身,很多時候看懂了要如何做,但身體就是做不出來,知道尾閭要鬆下去,但就是鬆不下去;知道氣要沉下去,但就是感受不到什麼才是氣有沉,常常感覺很挫敗也很辛苦,不過有一群同學的陪伴,大家互相鼓勵也默默地堅持到現在。
越接觸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越能體會到太極拳的奧妙和智慧,它就像人的一生一樣,需要慢慢鋪成,從過程中打磨,從耐心中體驗,再從中讓心靜下,感受並放鬆身體,才能感覺到身體裡的氣並控制它運轉,過程中需要身心靈的放鬆與放下,放鬆身體的肌肉緊繃以及放下心理的執著急躁。
真的很開心來學習了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因為在這裡我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互相鼓勵與學習,學拳過程中甚至讓我感受到自己身體長期的僵硬與緊繃,因為知道了,所以也在這段過程中透過同學的介紹與建議,除了持續練習太極拳來放鬆肌肉外,也慢慢去調整以前錯誤的生活方式、錯誤的飲食和去釋放長期隱藏在內心的心理壓力,雖然過程中並不好受,就像學拳時的挫敗感一樣,但我還是持續堅持的走到現在,因為我知道這是很適合我的方式,而時間也證明這是對的選擇。
不知道是太極拳改變了我的身體緊繃,還是我的心靈放鬆改變了我對太極拳的領悟,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鄭子太極拳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經歷了這段學習過程,我的肌肉能鬆下來了,尾閭收的進去了,氣慢慢可以感受到一點了,心也跟著靜下來了,最重要的是我領悟到了「耐心」的重要性,耐心的等氣沉下去再做下一個動作,以往打拳都急著做下一個動作,現在知道要用意念控制氣經過尾閭來沉轉,需要更多的耐心等氣到。
太極拳就像一個小人生,富含的智慧越深入學習領悟到越多,越覺得怎麼也學不完,非常幸運能學習到完整的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也很榮幸能遇到一位非常用心教學的老師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學習夥伴,讓我很珍惜每次能學習的機會。
--------------------
週一晚高階下 陳怡婷學員分享
來到科學城社大學習太極拳的緣分起始於置放於便當店的課程傳單,其上載印著「太極拳」的課程資訊串起了我學拳的因緣,一路走來,在同學與老師陪伴下迄今已度過近三年的時光。
回想至今,茫茫人海中,能跟著老師學拳,是深厚的緣分,也是件幸福的事。第一年的學習,如同牙牙學語的孩子,從完全不懂到記得了招式、能打一趟拳,雖然只是外形上的呈現,但內心也是相當欣喜。那時一個禮拜約2.5小時的課程,常常是忘了上禮拜教學內容而這禮拜又要再學新的招式狀態下學拳,也相當感恩老師的耐心,忘了會一再提醒,對初學學生給予信心與包容,讓同學慢慢地跟。老師的教課態度,是以「傳承」為使命,學拳除了成就身體健康外,也讓我一窺傳統武術的價值、太極拳再傳五百年的背後精神。
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我也要求自己投入一定的時間練習上,因為我深知,遇見〝明師〞是我的福氣,而〝天賦〞卻早已注定,我所能努力的就只有〝恆心〞。平日一大早的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或假日的時間我都會打拳,俗話說〝拳打萬遍、拳理自現〞,量多會產生質變,但太極拳世界的奧妙在於,一開始的拳如果不正,打了萬遍也只是苦了自己,也因此,上課時專心聆聽,將正確的拳法悉數熟悉與熟記是相當重要的。
回顧迄今學拳的過程中,自己曾面臨兩個關卡,第一個是學習的初衷與熱忱因外境而無法堅持;第二個是,學習越深無形的挫折感卻也不斷的襲來。
一群人學拳可以走得更遠,一個人的學拳則是考驗。由於COVID-19的緣故,曾遇過社大兩次的停課;第一次停課,起初還能持續練習但是由於少了學拳的羈絆,後面因為工作繁忙,打拳的事漸漸拋諸腦後,就在簡直快要荒廢之際,突然有一次老師透過通訊軟體分享一位學長的學拳經歷,霎時,當初自己熱愛打拳、一群人一起學拳的場景浮現腦海中。那種感覺,我很難忘,是有人喚醒你的初衷,告訴你要持續,能學拳至今,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老師的成就,不得不說,沒有老師的提攜,就沒有繼續學拳的我。
太極拳又俗稱改錯拳,隨著學習的深入,雖然都是同樣一套拳,但是在高階班其要求表現的內涵完全與初階、進階不同,動作越磨越細,以前的外形在初階班或許合格,但是在進階或高階班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同一套拳再重新學習的時候,以前模稜的兩可的招式得以糾正,對於拳的樣貌會越來越清晰,不過有時聽得懂但是身體還無法領悟,需要時間做到;但有時卻以為做到,但實際上是天差地別。這個關卡的經歷,我有很深的感觸,對於老師的調教除了要放下自我之外,針對自己看不見的盲點,更要有覺知。同樣一個錯誤老師糾正我大概快一年(或許更長的時間),但我總是理解不到位,甚至越改越糟糕,一度覺得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學什麼,面對挫折感的襲來,曾經有過放棄學拳的念頭,幸虧是身邊的朋友協助我跳脫情緒的枷鎖,也因此我後來選擇降低自己練拳的頻率,先讓心情沉澱。後續自己逐步調整心態,更加的虛心地接受指導,雖然是同樣的話語,但是卻有不同的領悟,就在一次打拳過程中,我突然〝看〞到自己一直被糾正的點,也體會到老師糾正的用心良苦,自此才逐漸脫離挫折感,也告訴自己需要以更認真的態度來迎接接下來的學習。
拳齡僅約三年的我,深深覺得一路以來不容易,長期習練之下,我培養起打拳的興趣,也覺得太極拳看似簡單,卻有很深的韻味,越是學習越覺得自己渺小,也多虧老師的諄諄教誨、同學的學習陪伴及朋友的引導等,我才能持續學習。學習之路不容易,但是珍貴的是路上遇到的人,是緣分讓我們相遇,也因此,我很珍惜學拳的時光,每每打拳,都會產生一種恭敬心,一種深深的感動,覺得這輩子能學拳,真是太棒了!